您的位置 首页 站长运营

谁会是“一带一路”开路先锋?或许这次是奶牛驼队

先看段新闻: 14日至15日,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

先看段新闻:

14日至15日,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圆桌峰会。

再温习下发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分别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

为何短短3年多时间,这个体现东方智慧与大国担当的“中国方案”会得到如此之多的国家响应?

650) this.width=650;” src=”/d/file/jishu/2017-05-19/563b90ae6c3e703948c42190b8bd7430.png” title=”1.png” alt=”wKioL1kZnurRkXtLAACcK3z5eNE042.png” />

文/张书乐

TMT行业观察者、游戏产业时评人,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或许我们换一个小切口,看看在峰会之前,已经初具雏形的“奶牛驼队”们的作为,更容易理解这件盛事和它开启的盛世。

从丝绸到牛奶,3年前的神翻译现在变得很靠谱

早前,曾经看到过一则神翻译:2013年四六级考试中有道翻译题“丝绸之路”,某个同学脑中突然翻腾进了一大碗牛奶。于是就把丝绸写成了milk,内心那个得意洋洋啊,如牛奶般丝滑。都是广告惹的祸。

这是个真实的笑话,不过在“一带一路”的当下,或许已经变成了现实。

650) this.width=650;” src=”/d/file/jishu/2017-05-19/57cc39aa93cc69a3c7dd9f712a7d9a8a.png” title=”2.png” alt=”wKioL1kZnwTx-JL1AAqSt0fb7GQ947.png” />

且不说,就在论坛前夕,蒙牛集团CEO卢敏放在接受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Ask China》采访时就表示要打造“牛奶丝绸之路”,单是最近见诸于媒体的“一带一路”的新闻里,牛奶就每每扮演着关键词的角色,比如:

5月9日,新华社以《“一带一路”助波兰奶农走上致富路》为题报道了华沙的31岁小伙马里乌什·马尔恰克和他家170头黑白花奶牛的创业故事,而致富的关键就2句话:“销往中国的牛奶越多,他的收入也就越多”、“中欧班列蓉欧线终点罗兹站就在家门口。”

月收入已经达到3万美元,而且还就是一户奶农,这个“一带一路”带来的好处,已经让国内正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不少同龄人们羡慕得流口水了。

但真正的玄机在于,牛奶铺就的丝绸之路到底是怎样的?在这则新闻里其实已经透露出来,即血管和血液的关联。

新闻中的中欧班列就是“一带一路”铺设的管线之一。从重庆到杜伊斯堡、从郑州到汉堡、从义乌到马德里……中欧班列从国内27个城市出发,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8个城市,横贯亚欧大陆上万公里。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同比增长约1.8倍。

类似的管线还有许多,而牛奶,其实就是在管线上流淌的养分之一,有流进来的,也有流出去的。

没有管线,就此路不通;没了血液,则都是空谈。现在看来,3年时间新的丝绸之路,显然已经全面开启了,而古丝绸之路,每一步的演进可能都花了十年百年。

为何说牛奶有可能成为“一带一路”的头牌,之一

在历史上,其实牛奶一直是丝绸之路上,仅次于丝绸这个头牌的主要交流物资,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就曾提及,古代匈奴族“人食其肉,饮其汁”,这个汁就是牛、马的奶汁。可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那还是一个梦。

到了唐朝,随着丝绸之路的传递,中国的丝绸传遍了欧洲,而食用乳制品也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平民享受。玄奘大师就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及他曾经享受过“乳酪无限食用”的待遇。

请注意一个知识点,直到400年前(明末),我国才有了第一批奶牛,是由欧洲早期传教士和殖民者在东南亚引种杂交后流入云南边境的。

也就是说,唐僧同学无限享用的是标准的“洋奶粉”。

当然,除了奶牛和牛奶,我们在丝绸之路上,引进来的好东西还有许多,这种互相交流主要表现也集中在食物上,比如我们传出去的有茶叶,而引进来的则有西域的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等农作物。

还有葡萄酒,具体啥时候开始喝的,有唐诗作证。

为何会如此?或许答案就在于,这些头牌交流“血液”都是“你知道的品牌”,而且关键在于“进口”。

历史惊人的相似,而且这一届的头牌,或许就落在了牛奶之上。至少,和历史一样,会是头牌之一。只是,当年的小伙伴们,可能剩下的就不多了,或许还会有葡萄酒吧。

为何会是牛奶,早前中青报曾列了一组数据:牛奶消费是居民消费能力的表现,在亚洲的牛奶消费领域,日本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10年,牛奶消费增长8倍,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的10年,牛奶消费增长10倍以上。

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前景可想而知,以至于荷兰皇家菲仕兰全球CEO鲁乐夫说,如果说亚洲市场是去年全球乳品业云雾中的亮点,中国则是首屈一指的兴奋点。

卢敏放带领的蒙牛显然很早地就为这一天的到来做了准备,并在近期提出了战略上的升级,即要让蒙牛从“你知道的品牌”变成“你心里的品牌”。

怎么做?案例说话:早在2015年,蒙牛在位于新西兰北岛中部的怀卡托地区的雅士利新西兰工厂正式投产,开创了奶粉行业国内品牌在海外100%自主建厂的先河。

作为更懂中国市场的中国品牌,蒙牛和其他一众国产奶企和更为庞大的食品企业,显然不仅仅局限于守住国内市场,更要融入国际市场。如蒙牛,通过加大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延伸至欧洲国家的上游投资,直接布局黄金奶源带,形成“一带一路”上的产业链全覆盖。

650) this.width=650;” src=”/d/file/jishu/2017-05-19/cbb749d1ae6423620d965c69c8c2bc62.jpg” title=”3.jpg” alt=”wKiom1kZnxairiJeAAGiAeyhijg617.jpg” />

用牛奶铺就丝绸之路,重点不是投点资

“一带一路”是个大命题,看大问题,有时候可以通过小案例来剖析,更容易形成“获得感”。

依然是牛奶,仅以澳新布局为例,蒙牛近年在此间的投入总额已近30亿元,并为当地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这就不仅仅是一个引入优质奶源可以概括的,而是一个“共同体”的构架了。

换言之,要在“一带一路”上的每一个管线上,都有蒙牛家的“本地奶”供应,不仅进口,还要入心。至于国内市场,则更是“获取全球奶,智造一杯奶”了。

不得不指出一点,这样的海外布局,在国内各企业,特别是食品企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的养成,也是他们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不断深入中所形成了。

即古丝绸之路是以“互通有无”为主要特征的交流和共享,而当下,“一带一路”则是“同沿线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也由此,每一个管线的架设、每一丝血液的流动,都不仅仅是商业贸易的布局,更多的则是要思考,如何共赢和共享。

简言之,从“互通有无”升级为“共享繁荣”,落实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让每一个“一带一路”上的人,都享受到更多的合作红利。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向一致,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平衡、包容、和谐发展,对于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具有重大意义。”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上述言辞,若结合牛奶这个“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小内容来理解,就容易许多了。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CGTN《Ask China》“一带一路”访谈视频

https://news.cgtn.com/news/3d4d7a4e30677a4d/share_p.html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24小时课堂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4ketang.cn/42610.html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